东汉末年,是指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(184年-220年)的时期。也即从黄巾起义开始,直至曹丕篡汉或三国鼎立(东吴孙权于229年称帝)结束,持续36年(或以东吴建立计算,为45年),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,彼此混战。其中,就刘备来说,虽然一开始的势力比较小,远远无法和袁术、袁绍、曹操等人相提并论,但是,因为汉室后裔的出身,加上匡扶汉室的旗号,刘备经过多年的奋斗,终于获得了益州这一州之地,从而建立了魏蜀吴三国之一的蜀汉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刘备之前,还有其他汉室后裔割据一方,比如大家熟悉的荆州牧刘表和益州牧刘璋,就是其中的典型。不过,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刘繇,则相对低调。刘繇为东汉末年宗室、大臣,汉末群雄之一,齐悼惠王刘肥之后,太尉刘宠之侄。兴平元年(194年),刘繇被任命为扬州刺史。他先后与袁术、孙策交战,一度被朝廷加授为扬州牧、振武将军。不过,最终在激烈的较量中,扬州牧刘繇没能在扬州站稳脚跟。
一
首先,刘繇(156年-197年),字正礼。东莱牟平(今山东牟平)人。刘繇是汉朝皇室的远亲(齐悼惠王刘肥之孙牟平侯刘渫的后代)。东汉末年,刘繇被举为孝廉,拜郎中,迁任下邑县令。不久,刘繇被司空府征辟为掾属,除任侍御史,他均未就职,继而在淮浦躲避战乱。兴平元年(194年),朝廷命刘繇接替陈温为扬州刺史。扬州刺史的驻地本在江北的寿春,但是,在董卓被杀后,天下大乱,曹操、袁绍、袁术、吕布等诸侯逐鹿中原。
其中,就扬州下辖的寿春一带,就成为袁术的势力范围,将军吴景、孙贲将刘繇迎接到江南的曲阿(今江苏省丹阳市),才使其得以在扬州立足。在汉室衰微的背景下,袁术已经有不臣之心了,甚至还打算僭越称帝。在此背景下,袁绍派遣麾下部将攻城略地,特别是孙策攻陷庐江,更让扬州刺史刘繇感到恐惧。
二
面对袁术势力的扩张,刘繇派遣樊能、张英驻军江边防御袁术,考虑到吴景、孙贲是袁术所任用的人,就迫逐他们至江北历阳(今安徽和县)。在此基础上,袁术选择自己设立扬州刺史,并且与吴景、孙贲合攻张英、樊能,双方胜负难分,处于胶着状态,一年多也未能攻下。对此,在笔者看来,袁术擅自设立扬州刺史,已经表明了自己的野心。而就汉室后裔的扬州刺史刘繇,在立场则是和袁术相对立的,也即刘繇倾向于拥护东汉王朝。
对此,东汉朝廷加授刘繇为扬州牧、振武将军,这让拥兵数万的扬州牧刘繇,有了继续和袁术相抗衡的实力。建安元年(196年),刘繇命张英、樊能与东渡而来的孙策军对抗,但是,孙策实在非常勇猛,从而让刘繇的麾下吃到了败仗。之后刘繇率领同乡的太史慈与孙策对抗,但也因中计而大败,太史慈被孙策俘虏转投靠孙策。在汉末三国时期,太史慈显然是可以和吕蒙、关羽、赵云、马超等人相提并论的猛将。
三
因此,在笔者看来,太史慈这位猛将的离开,自然成为扬州牧刘繇的一大损失。面对咄咄逼人的孙策,刘繇接受名士许劭的建议逃到豫章(今江西省南昌县一带)投靠刘表。彼时,豫章太守周术因病而死之后,太守之位悬空。对此,荆州牧刘表是准备让诸葛玄(诸葛亮、诸葛瑾之叔父)成为太守,但是汉室朝廷却命朱皓(朱儁之子)为太守,导致各方势力为争夺豫章太守一职而有多次冲突。
在此背景下,扬州牧刘繇选择出兵,协助朱皓当上太守,将诸葛玄赶回襄阳刘表身边。但是,不久之后,笮融诱杀朱皓,于是刘繇又进攻笮融,首战被笮融击破,很快刘繇再次召集所属各县人马,大败笮融。在扬州牧刘繇用兵豫章郡的时候,孙策则是在扬州之地攻城略地,不断蚕食着名义上属于刘繇管辖的郡县。
四
最后,不过,因为实力上的差距,扬州牧刘繇显然拿孙策没有什么变法。或许是因为孙策带来的压力实在太大了,到了建安二年(197年),扬州牧刘繇因病去世,终年四十二岁。在扬州牧刘繇去世后,孙策得以平定了江东六郡,这成为东吴得以立足的重要基础。孙策后来将刘繇安葬在其故乡东莱郡牟平,并且带回其遗孤。对此,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刘繇是汉皇族的人,为拢络其势力而故意这样做,但是,也有些人认为这是因为刘繇生前因为清廉而有威望所致。
对于刘繇这位汉室后裔,《三国志》的作者陈寿曾评价道:“刘繇藻厉名行,好尚臧否。至于扰攘之时,据万里之士,非其长也。”也即扬州牧刘繇虽然拥有一定的气节,可是,镇守一方,显然不是刘繇的长处,这是其没能击败袁术、孙策的重要原因。而蜀汉丞相诸葛亮则直接表示:“刘繇、王朗各据州郡,论安言计,动引圣人,群疑满腹,众难塞胸,今岁不战,明年不征,使孙策坐大,遂并江东。”正所谓慈不掌兵,虽然都是汉室后裔,但是,刘繇显然倾向于空谈之辈,没有刘备这样饱经磨练,所以,虽然东汉末年有不少汉室后裔割据一方,最终却只有刘备建立了可以抗衡曹魏和东吴的蜀汉。对此,你怎么看呢?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