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僖公是春秋时期鲁国第十八任君主,在位33年,他在位期间鲁国的国力不降反升,他是如何做到的?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,和大家一起分享。
历史上的春秋时期,开创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特殊的政治模式,这个政治模式便是春秋时期的特有产物,即“霸主政治”。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,春秋时期的众多小国,必须要通过依附郑、楚这样的大国,才能够在乱世之中保全自己。而也就是这样的情况下,有的小诸侯国因为一时决策的失误,往往能够为自身招来灭顶之灾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小国若想要保全自身,往往需要拥有更多实力之外的权威,而春秋时期的鲁僖公便是如此。
历史上的鲁国,出自周王室的宗族姬姓,在相当长的时间中,鲁国都是周天子制衡列国的重要诸侯国,此后虽然周王室权威旁落。但鲁国依然是在东方,唯一能够同齐国周旋的诸侯国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鲁僖公便走上了春秋时代的大舞台上面。根据史料的记载,鲁僖公在位期间,鲁国的国力非但没有受到损失,反而国力有所增强。并且,鲁国在这段时期甚至一度有取代齐国东方霸主的迹象。那么,历史上鲁僖公在位期间,为何是鲁国在春秋时期的一个高光时刻?
我们能够了解的是,鲁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直都是《周礼》的传承者,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,鲁国都是文化宗主国的存在。可即便如此,作为中原文化圈中重要的诸侯国,鲁国也很难逃出春秋时期纷争的魔咒。但是,春秋时期大国有制胜之道的同时,小国也有自身的保全之策,而这中间鲁僖公可以说是将小国的保全之策打磨到了极致。而鲁僖公的一系列操作,更是使得鲁国迎来了在春秋时期的唯一的高光时刻。
首先,如果我们要了解鲁国的高光时刻,便不得了解下当时鲁僖公在位时期的天下局势。当时,齐桓公刚刚离世,中原诸侯国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地步。而齐国因为齐桓公死后,国力进入严重的衰退期。而在齐桓公死后造成的政治真空,使得楚、晋这样的大国开始逐渐渗透中原诸国。甚至宋国这样的小国,也开始对中原霸主的宝座蠢蠢欲动。而也就是在这混乱的局势下,鲁僖公浑水摸鱼般使得鲁国发展壮大了起来。
在齐桓公死后,先是宋襄公表现出了对霸业的渴望,并以此来号召诸侯会盟。但没有实力作为依靠的宋国,霸业注定会是一梦黄粱,当时鲁僖公深刻的看到了这一点。因此,在当所有诸侯列国的注意力都放在会盟上面的时候,鲁僖公则开始为鲁国不断的谋求实际的利益。在宋襄公会盟期间,鲁僖公趁着没有中原霸主的情况下,挥师攻打邾国,使得鲁国的疆域得到了一定的扩张。同时,通过会盟使得鲁国同齐国也建立了良好的机会。并且,鲁僖公甚至一度要依靠楚国来同齐国争夺东方的主导地位。
正是在这一系列操作下,鲁国的国势得到了极大的增强。然而鲁僖公演绎小国自保之道的精髓,则是在晋楚城濮之战中。当时,许多小国都要为此选边战队,诸如陈、蔡、郑等诸侯国都站在楚国这一边,而宋、秦这样的诸侯国则是坚定的站在晋国的这一边。正是这样的情况下,鲁国成为了双方竞相追逐的对象。
鲁僖公为此特意杀死了大将公子买,并向晋、楚两国同时示好,这样的举动下,在城濮之战后未出一兵一卒的鲁国,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战胜国,分得了大量的利益。
历史上鲁僖公在位时期的鲁国,可以说是鲁国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。凭借着对局势的把控,鲁僖公将小国的生存之道演绎的淋漓尽致。如果此后的鲁国君主多如鲁僖公一般的话,那么鲁国是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齐国的。只不过随着鲁僖公的离世,鲁国便又回到了过去的老路上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